注册| 登陆
s
社工文化长廊

社工故事

部分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事迹介绍材料

李涛:社会工作专业坚定不移的追随者

2003 年,他背着“生死状”开始了建设中国本土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试水之旅;他让一个要与老板同归于尽的打工者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他让因工伤致残的求助者成为助人自助的志愿者。12 年过去, 他说:“虽然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环境不尽如意,但正因如此,才需要我们去推动,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李涛,1973  7 月出生于东,他于 2003  2 月在一间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台“486”电脑的办公室里,宣布成立国内最早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之一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简称“北京协作者”);12 年后,他领导的北京协作者不仅成为京城首家由市民政局直接主管的兼具服务性、倡导性与支持性的专业机构, 而且将“协作者”模式成功推广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协作者”的成长被媒体称为“从草根组织到支持性组织的华丽转身”、“改写了权威们认为的草根NGO 只能‘被能力建设’的传统观念,证明了中国本土草根 NGO 完全可以通过自身探索成为具备专业水平的组织”。

李涛是实务界少有的集实务、研究、倡导,以及社会组织建设、项目管理等综合能力于一身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这些专业能力背后,是他长达 16 年委身社会工作专业及弱势群体服务的艰辛实践。

1996 年,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李涛在担任记者的过程中,目睹了城乡差异造成的流动人口边缘化问题,开始投身社会公益服务,为在京农民工志愿举办文化补习班,并利用周末组织各类公益服务活动;1998 年河北张北1.10 地震”,李涛奔赴灾区,开始了为期 3 年的紧急救援与灾后重建工作,从和老乡一起紧急搭建御寒窝棚,到


组织 30 多个村庄的村民重建互助组……李涛积累了丰富的农村社区发展经验。

在从事公益服务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李涛,那就是很多服务行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技术,那么,作为人类服务中最富挑战的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是什么? 1999 年,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找李涛做专业督导,他接触了社会工作,从理论架构,到理念体系, 到方法技巧,李涛豁然开朗。从此之后,他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坚定不移的追随者。

2003 年非典时期,在社会工作发展环境并不令人乐观的背景下, 李涛毅然辞去令人羡慕的媒体记者工作,发起创建北京协作者。北京协作者创立伊始,李涛即率领团队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开展了抗击SARS 紧急救援活动,为 3 万多名边缘农民工提供了紧急救援与防疫知识培训,被媒体称为“背着生死状上路的公益组织”。12 年来,李涛领导北京协作者团队为超过 25 万名有需要的农民工、孤寡老人、儿童提供了系列专业服务,并救助了 500 多名因为工伤、疾病、贫穷而陷入困境的农民工、流动儿童。

在服务的同时,李涛积极推动社会各群体的相互接纳与融合,他组织举办了《农民工:脆弱与坚强》全国图片展览,并组织农民工自编自导了全国第一部农民工原创话剧《一个民工的美丽期待》,在长安大剧院启动了全国巡演,以通俗易懂的文化方式来促进社会融合。他探索出服务创新与政策倡导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在服务过程中开展了包括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民政部志愿者队伍建设政策理论研究课题等十多个研究课题;他作为实务界代表参与了国家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评定标准、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建设意见、中国社会工作职业道德规范指引、国家职业大典社会工作者职业定义与任务等多项社会工作政策与规章的制定工作,并编辑出版 7 本图书。


在实践中,李涛思考了很多问题,而诸多问题的核心是:为什么一个富有创造力的群体反而成为“弱势群体”,如何协助他们将潜力开发出来?如何促进社会各群体的跨界参与?这些思考构成了“协作”的“ 团结协作 助人自助”的理念基础。12 年来,他领导“协作者”协助 1000 多名服务对象成长为志愿者,其中,6 名农民工服务对象成为持证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协作者”服务模式荣获第二届中国社会创新奖。有专家认为“协作者”的理念应该是本土社会工作对国际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的重要创新。2012  3 月,李涛应亚洲研究学会邀请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出席亚洲研究学会年会,年会专门为此设置了“协作者”的专题论坛,以此向世界介绍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建设经验。

2010 年,李涛带领“协作者”开始全面向支持性组织转型。他作为专家领导小组成员参与设计了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框架体系,并参与组织了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暨资源配置大会,开启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进程;他主持了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委托的民办文化场馆组团服务民生项目,创新了支持性组织携手服务性组织组团服务模式。

李涛再次将“团结协作 助人自助”理念引入专业支持工作,当北京协作者受北京市民政局委托作为第三方对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社会组织开展监测评估工作时,李涛带领团队转变传统的项目评估只是注重绩效评估,而忽视被评估的社会组织能力提升的弊端,创新出“支持性监测评估”模式,在协助草根组织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组织自身和行业的发展。同样在该理念指引下,李涛在组织实施北京“三社联动”试点项目时,采取将外部的专业支持与本土社区内在的资源有机整合的工作策略,在试点地区构建了以培育社会组织,发展社会工作,促进社区参与为格局的“三社联动”机制。

在社会工作尚不为人所知的时刻,他委身投入;在民办社会工作


机构发展最艰辛的时刻,他毅然坚持;16 年来,李涛见证了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如同他曾经所说,“我们有幸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不只可以推动本土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发展完善,也可以为人类社会工作发展做出中国贡献。

 

 

余国荣:禁毒社会工作的开创者

 

他中年转行,收获一份平凡却充满挑战的禁毒社工工作,只因为喜欢就去做;他从普通社工做起,为对象服务时强调尊重、平等与接纳,终于赢得对象认可;他将前半生的管理经验运用到社会工作中, 在强化专业性学习的同时狠抓制度建设,将 ISO9001:2000 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引入社工管理体系,组织编制《禁毒社工实务操作手册》规范社工工作,极大提升了社会工作管理水平;他不畏困难,整合社会资源,在社工实务中,引入项目化运作模式,解决了社会工作资金不足的问题,他就是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副总干事——余国荣!

他是上海首批禁毒社工。在加入“自强”以前,余国荣曾在一家企业工作了 27 年,在这家企业,他从基层员工做到企业工会主席、党支书,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2003 年,一次偶然的机会, 45 岁的余国荣看到“自强”在招聘社工,考虑到当时单位的一些变化,他决定报考社工,但顾虑到社工收入没有他当时单位的高,所以他有些犹豫,怕家人不支持。谁知,妻子得知情况后并没有阻拦他, 只是说“你喜欢就去做吧!”

不料正是这句“你喜欢就去做吧”成就了现在的余国荣——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副总干事、总社本部党支部书记、上海市禁毒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2012 年度“中国最美社工”。


2003  10 月,经过层层严格挑选,余国荣作为上海首批禁毒社会工作者加入社工队伍。当时,社会工作还是一项新兴职业,在国内还属于初创期,尤其是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没有任何经验和模式,全靠社工们一步步摸索和尝试,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当时,余国荣担负着 26 名服务对象的帮教工作,同时还担任徐汇工作站站长,每天,他都要奔波于工作站、社工点、街道、居委会和服务对象家里,工作非常辛苦,有时甚至要面对种种意想不到的挑战。因为在余国荣的服务对象中,有些是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患者, 经常跟他们接触,要冒被传染风险。尤其在工作初期,他们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储备还不是很充足,心理顾忌会很多,有时服务对象客气地伸出手来要跟他握手表示感谢时,余国荣也曾犹豫过,但最终,他还是伸出了手。他说,作为一名社工,无论对象处于何种状态,你都必须尊重他们,只有真正尊重他们,才能做到平等、友爱和接纳。

他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随着“自强”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曾经从事过多年管理工作的余国荣意识到,要想提高社工们的服务效率,保证社工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还必须狠抓制度建设,因为只有良好的制度保障,优秀的理念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2007 年,在市禁毒办的支持下,“自强”引入并实施了 ISO9001

2000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大胆尝试在社会组织中进行贯标工作。余国荣积极参与建立其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制定质量方针和年度质量目标,明确管理职责,培训一批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经过多年运行,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的管理变得更加科学、规范了,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为止,“自强”已成为中国大陆首家通过ISO9001:2000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禁毒社会组织。

为解决自强社会服务总社资金短缺问题,余国荣带领总社社工团队,创新理念和调整思路,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向市禁毒基金、公益创投大赛、市爱心帮教基金会申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向民营企


业家募集资金等,先后整合了数百万元项目运作经费开展各类项目, 并在项目中融入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等社会服务专业元素。

这种运作模式的好处是既解决了政府购买服务经费有限,资金缺乏的困难,又将现代化的项目管理引入到社会服务中,极大提高了社会管理的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极大丰富了社会工作的运作模式。在这种运作模式下成功开展的项目有“心桥工程”、“家庭辅导学苑”、“优势拓展”、“同伴教育”等特色项目。在 2009 年的“上海万国禁烟会百年纪念活动”中,“同伴教育”工作赢得了联合国禁毒署官员及国家禁毒委领导的高度赞扬。余国荣参与的“涅槃重生”同伴教育辅导服务项目,在 2012 年还荣获了民政部“首届全国优秀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一等奖。2014  2 月,“自强”又向“民政部-李嘉诚基金大爱之行”申报了重点示范项目:“毒”来不再独往—上海吸戒毒人群危机干预服务项目,该项目已获批近期正在实施。

在实务工作之余,余国荣和社工团队还积极尝试禁毒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与探索。他撰写的论文《浅谈在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中对吸毒人员的管控与帮教》、《沪港戒毒工作的比较及思考》荣获各种奖项。从 2012  3 月至 2014 年初,余国荣参与策划、筹办了“上海禁毒社会工作论坛”和“上海禁毒社会工作沙龙”,积极与相关禁毒部门、专家学者等共同探讨禁毒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余国荣和自强社工团队的辛勤付出,换来了显著的工作成效,截 2014 年底,自强的服务对象戒断毒瘾三年以上达 8086 人。他们已重新融入了社会。

十年磨一剑,余国荣加入社工这个行业已经有 11 年了,他所服务的组织——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目前也已成为上海社区戒毒康复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环顾最新毒情,余国荣觉得未来依旧任重而道远,但回首当年妻子对他说的那句“你喜欢就去做吧”,他却


感到无比欣慰:人生难得任性地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不仅做到了,而且在做事的同时能够服务社会、造福他人,他感觉特别值!

 

 

周小燕:“中国最美社工”服务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周小燕这个名字,我们早有耳闻,听说她在国内社工界是出了名的坚强勇敢的“铁姑娘”。在网上输入“社工周小燕”一搜索,就会发现这个年仅 28 岁的姑娘,在大学时就获得广州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和十佳学生党员称号,是广东工业大学建校以来最杰出校友之一。又获得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和汶川地区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称号,还是汶川荣誉市民以及 2013 年中国最美社工。她还被选为汶川县党代表和人大代表。她服务的案例获得民政部全国社会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她带领的团队获得全国先进民办社工机构称号,她负责的项目获得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金奖和年度特别奖。

她从汶川、芦鲁甸,探索社工灾后援建之路。

在深圳市慈卫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整洁简朴的总部,我们见到了周小燕,如今她已成为这家老牌知名公益组织的的新一任掌门人。咋一见面,我们吃了一惊,没想到出现在我们眼前的竟然是一个身材略显单薄,容貌清秀美丽,活泼可爱的邻家小妹,一身明亮橙黄色的社工工作服十分显眼。我们完全没法将眼前这个温和秀气的小女生和始终坚守在地震灾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服务的那个周小燕联系在一起。但当我们坐下来开始聊到社工专业服务时,我们立刻感受到了她身上强烈的专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她那极具感染力的服务情怀。

翻看慈卫公益的项目材料和服务记录,随处可见明亮的橙黄色社工服,于是我们的对话就从她身上的工作服聊起。周小燕说:“我带


领的团队开展服务时坚持要穿社工工作服,这个习惯是参加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养成的。当时,地震灾区余震不断,次生灾害频繁,因此, 社工一定要有一身显眼的工作服,才能彼此辨认”。援建工作结束时, 小燕选择了一个人继续留下,培育本土社工队伍,直到他们能独立开展服务。这一干就是 5 个年头。周小燕当初的这一坚定选择,从此开启了她与中国灾害社会工作实务建设的不解之缘。

2013 4 月,周小燕刚刚结束在汶川的服务回到广东,芦ft地震发生了。她意识到自己不能休息,而是应该带着汶川援建的宝贵经验继续为灾区人民服务。随后,她加入民政部专家调研组奔赴雅安。经过调研,小燕发现雅安地区灾后重建的社区生计恢复和当地三留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社会扶助需求迫切,本土社工人才队伍的建设也迫在眉睫。

她回到深圳,抓紧时间向市局领导汇报工作后,就带领慈卫的督导团队和企业界爱心人士等第二次奔赴雅安,在芦ft重灾区三友村设立了广东深圳援建雅安社工服务中心。至今,她带领的援建社工仍坚守在该地,累计为灾区联系输入基金会和爱心企业资助和捐赠资金数百万元。

2014  8 月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周小燕又受四川省民政厅委托,担任四川援建鲁甸社工服务队督导,奔赴鲁甸灾区开展专业督导服务。她就像一只用不知疲倦的勇敢的海燕,总是冲向暴风雨最猛烈的地区。

她投身“三区服务”,将深圳社工经验播撒全国。

为了更好地开展“三区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ft社工督导援建服务,周小燕着手调整了慈卫的人才结构和实务方向,在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总规划指导下,2014 2 月以来,她的社工团队开始担任新疆乌鲁木齐儿童福利院督导和顾问,另一只团队的社工则专职驻扎在新疆喀什地区,担任深圳援建喀什社工服务站


的专业服务工作,2014 年底,慈卫公益的社工帮助新疆喀什成立了本土第一家社工服务机构——喀什阿凡提社工服务社,这是深圳社工援建三区地区的又一创新举措。

2014 6 月,周小燕受民政部委托,在广东省广宁县排沙镇革命老区开展了农村困难群体养老服务社工试点项目和芦ft县农村养老社工服务试点项目,积极探索在贫困、偏远地区针对特殊困难人群开展养老服务的新模式,新经验。

2013 12 月以来,小燕率领的社工团队还承接了有着千年古城历史的惠州地区仲恺高新区和惠阳南四社区的社区服务中心的试点服务。

从深圳起步,周小燕的服务足迹逐渐遍及广东、四川、云南、新疆等地的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ft区。至今她和她的小伙伴们始终坚持在各项目点,直接服务当地群众数万人次,培育当地本土社工数百人,开展专业讲座培训几十次,还多次将新疆等地少数民族社工和社区工作者接到深圳总部参加实训和实习,为他们提供了接触我国社工发展先进地区的宝贵学习机会。

她以国家需要为己任,研究实务培育新人。

周小燕做社工项目,不仅仅盯着项目本身开展服务,而是要求团队带着行动性研究的方法和工具,一边开展服务,一边做项目案例分析总结。每年,她都组织大家将服务案例总结成集,在网站上发表交流,以促进我国整体社工专业化的发展。科研经费没有,她就四处奔走,寻找各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的支持,许多知名学者教授都被她的认真精神所感动,义务地参加到她的工作团队中。2012 年, 她撰写的项目案例获得民政部全国社会工作优秀案例三等奖;2014 年,她撰写的案例获得民政部全国社会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四川省社会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


周小燕一边开展研究,对培育社会工作新生代力量也倍加重视, 许多高校邀请她担任兼职讲师、实务导师等职务,对此,她只有一个原则和要求,就是每年要真的安排和学生见面讲课。现在,她兼任着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导师、安徽师范大学社工系的兼职讲师、惠州学院的兼职教师等职务。每年,她都要抽出不少于 2 周的时间去各高校给她的学弟学妹们传经送宝,提振他们的专业自信和专业价值。

周小燕还积极热心指导帮助全国其他地区的社工服务机构的专业成长,浙江嘉兴阳光社工事务所,就是她对口辅导小伙伴之一。她每年都要安排数次到嘉兴实地督导阳光的社工伙伴们,她还给嘉兴市妇联系统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在嘉兴社会工作论坛上担任点评嘉宾给全市的社工服务机构把脉问诊,提出建议。

周小燕曾说:“如果能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我的专业去做好服务,那就是最幸福的人生。”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新中国年轻一代社工的使命与责任。

 

 

 

刘飞:社区社会工作的佼佼者

 

她从组建无偿献血宣传服务队,到创办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在成都公益事业上前行 16 年;她自学成长,不断学习,艰辛实务培养出优秀的公益团队;她扎根社区,兢兢业业服务居民,最终赢得政府、学界和社会的支持与认可;她用真情去感动人,用行动去激励人,用十余载光阴为公益倾心奉献。

她,就是成都市锦江区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创办人、主任刘飞。

一声“飞哥”,一份担当,用真情服务市民。


平时大家都叫刘飞为“飞哥”,因为她总能带给人一份信任和安全。有时候,有的比刘飞大很多的老年人,也爱嘟囔着嘴唇,一口一个“飞哥”的叫,每次听到,刘飞和老人都会笑作一团。

2013 年除夕夜的晚上 11 点刚过,刘飞正和家人一起,等待新年的到来。一道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合家团聚的气氛。“飞哥,陈婆婆现在心情抑郁,老想着要自杀,该怎么办啊?”电话里,和陈婆婆同住的 90 多岁的刘婆婆焦急向刘飞求助。问清情况后,刘飞二话不说, 披了一件外套,便急忙往陈婆婆家中赶。一路上,刘飞都在思考着该如何处理这起突然的个案。

“没有多想,别人相信你,来找你求助,你就要去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刘飞说道。在经过刘飞 4 个小时的耐心疏导和陪伴后,陈婆婆最终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回到家中,时间已是第二日的凌晨。直到此时,刘飞才得以舒一口气,同时她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建立一个社区托老服务中心,专门服务于社区的孤独老人。

不久,刘飞便利用团队资源,在锦江区水井坊街道组建院 8 长者服务中心。该中心以服务社区老年人为主旨。两年发展,如今的 8 里已成为水井坊老人们的聚集地,目前共有会员 400 余人。打麻将、学唱歌、下象棋……每个老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爱好,自身的孤独感也因此得以排解。

“陈婆婆的事给了我很大启发,但个案往往只能解决很小部分的老人问题。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模式去,从更大的层面上,帮助孤寡老人。”刘飞说,“因此我决定采用了这种类似院 8 里的社区养老模式,来帮助更多人”。

她刻苦学习,不断创新,用勤奋促进发展。

1998 年组建志愿者团队开始,到十六年后的今天运作一个上百人的公益机构,刘飞一直坚持高强度的学习。


2012 年,刘飞报名参加了西南财大社工督导在职专班。从 2012 11 月到第二年的 9 月,每个周末一大早,刘飞都会带上笔和本子走进大学,筹备周末两天的学习,“就像回到大学时代一样”。刘飞笑着说道,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二十多个周末。

她深知自己非专业出生,不断学习对她而言十分重要。除了参加西南财大举办的督导班,她几乎参与了成都范围内所有和社工相关的培训。家里的社工类书籍占了大半个书架,她还经常拜访各类专家学者,虚心求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社工理念和精神。“每天晚上看书都得看到两三点,十多年来一直如此,已经成为了习惯。”刘飞说。

机构里,刘飞也一直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在她的影响下,非社工专业的伙伴几乎全部考取了社工专业资格证。2014 年底,爱有戏被评为锦江区人才小高地,这是社工机构第一次被政府评为人才高地。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刘飞在社工路上一直前行。2013 年《中国社会工作》专刊向刘飞约稿,刘飞从《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协力社区发展》角度,用实际案例向大家呈现了一个专业社工的行动。2014 年, 爱有戏“参与式互助体系”入选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社会创新案例集》,从“学习”到“输出”,刘飞用了六年时间。

她扎根社区,聚积星火,用专业传递真情。

爱有戏成立那天,只有 1 名专职人员,一个项目,年项目经费 4 万元。

六年后的今天,爱有戏共有专职员工 102 名,项目点 11 个,项目数超 56 个,年项目经费超过 800 万。

之所以能却得这样的成绩,关键在于刘飞所坚持的“扎根社区” 的理念。“社工最重要的便是准确把握受助群体的需求,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刘飞说,“爱有戏是一个协作者,社区的发展必须是社区


成员说了算。”因此,爱有戏最终确立以协助者的身份协力社区成员搭建一个个不同的公共参与平台,以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方式引导社区成员的参与。

带着这样的思路,刘飞与伙伴们在社区推动参与式社区治理

—逐户拜访,一走就是大半年,几乎每天都会看到刘飞与伙伴们在社区穿行的身影。

“院落里经常到处是垃圾、油烟,很头疼。”水井坊街道交子社区 67 号院的王大爷,在水井坊街道度过大半辈子,希望能有人来治一治社区环境。于是,刘飞找到了王大爷,但那时的王大爷不理解什么叫居民自治,“大院有 700 多户,为什么我来管?”对此,刘飞每次都要耐心向居民解释,说服大家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连续 3 个月的晚上入户,先后召开“市民论坛”30 余次,刘飞几乎没有歇一天。在爱有戏的不懈努力和协助下,社区居委会成功推动了 67 号院自管小组的选举,而之前的选举一直都是处于瘫痪。这一切的改变让刘飞看到了坚持的力量。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参与,也让刘飞坚信社区的本身存在自我改变的力量,“实现社区改变,其实缺少的是一个平台,一份坚持,一颗信心。

如今,随着爱有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参与到爱有戏的团队中来。在目前爱有戏的百名员工里,有来自社会工作、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专业的同事,大家都因共同理念而走到了一起。

在刘飞的带领下,2015 年爱有戏在成都的 11 个街道,雅安灾区的 2 个村开展了工作,服务覆盖 20 万多人。优质的工作成效也给爱有戏带来很多荣誉。2012 年,爱有戏荣获民政部全国首届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二等奖;2013 年,“社区参与式互助项目体系”荣获中央财政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全国示范项目,同年爱有戏入选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社会创新案例集》;2014 年,“社区参与式互助项目体系”被收录为全国社区社会工作教学片;2015 年入围


“中国社会创新奖”。

爱有戏长期规范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得到了社会和政府部门的认可,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社工杂志等媒体多次报道了爱有戏事迹及开展社会工作情况。

如今的刘飞,不仅关心爱有戏机构的成长,作为成都市人大代表, 她还心系成都社工行业的发展。2013 年,她向成都市提交《关于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行业发展的建议》,通过建言献策,促进民政部门更切实地落实社会工作相关政策。同时,刘飞还担任了西南民族大学社工专业客座教师,她用自身丰富的案例和经验开展社工实务教育, 积极参与下一代的社会工人才的培养。

社工路上,刘飞不断前行,带领团队和更多的社工一起成长。她, 将以公益为理念,奋斗不息;她是社会工作服务开展的探索者,更是领路人。

 

 

 

李长洪:残障康复社会工作的探索者

 

冬日的三九,难得的阳光洒进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会议室的窗棂,主任李长洪端坐在会议桌的另一边,面朝着朝阳微笑。未见到她之前,仅看她的名字还以为是一个快意恩仇的汉子呢,而眼前的她是位玲珑娇小、风华正茂的 80 后女生,齐耳短发干练清爽, 眼神中那安详的坚定让她的眸子漆黑如点,内在本色的朴实就像一股长洪奔入你的眼底。

七年前,李长洪毕业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当时全班绝大多数同学想尽办法要远离这个专业而另谋它途,但李长洪却矢志不渝选择了社会工作这个职业,而此时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才刚刚起步。


七年中,李长洪先去慧灵智障人士社区援助中心。上班的第一天就看到了智障人士打老师,被打得头破血流的老师被送进医院缝 针。上班不久,她带几个智障男孩去体育馆玩,有位走路不稳的智障男孩不小心撞倒了两个老婆婆,送进医院后老婆婆的家人不依不饶、撒泼打滚,后来机构赔了两万才算了事,其中有李长洪赔的两千,三个月的工资啊!这件事后,那位智障男孩就开始“退缩”,产生“自”倾向。对这样的情况,社工是可以放弃不管的,但凭专业的经验她知道,如果放弃,这个孩子就会重回智灵的黑洞而被毁掉一生,于是她天天去他家疏导直到消除男孩的“自闭”倾向。

问她:“害怕吗?委屈吗?想打退堂鼓吗?”她说:“害怕委屈是肯定有的,但是更多想到的还是要干下去决不打退堂鼓!”李长洪就是这么任性,作为职业她要坚守社工到做不动为止,作为事业她要在社工服务的苦涩中酿出蜜来。就是因为有天使一样的南丁格尔、特雷莎来过这个世界,让人们相信这个世界还有爱和希望可以寻找; 而为社会默默奉献的社工们存在的意义,是在告诉人们天使不但在那“东ft顶上”,更真实地存在于大家的身边!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李长洪一路走来,得到了太多“外人”的帮助。农村女孩子读书更是困难重重,几次三番眼看她的读书梦就要破灭的时候,都有恩人相助让她的梦想绝处逢生。读初中、高中,她的老师就非常肯定她的学业优秀,她家里困难老师就给她提供吃住,连老师自己的藏书都毫无保留地任她阅读。就是在那个时候,她阅读了大量的经典名著,养成了喜爱阅读的好习惯。果然不负大家的期望, 李长洪成了她们那个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女孩子。

她说:“小时候在家里我吃过很多苦,一般来说在那种环境中长大心中是不会有阳光的。但是社会中的‘外人’帮助我,给予我无私的爱,温暖我,让我懂得了爱是可以去温暖和影响他人的,爱是可以传播的。我之所以要选择社工专业,就是因为学了这个专业就可以


直接去帮助别人,报恩于这个社会,于是便下定决心投身这个行业了。

工作三年李长洪接触了近 200 名智障人士,直接服务了 100 名,在 60 多个深度介入的个案中李长洪逐渐成长为老练成熟的社工。机构将独立负责智障人士就业的重任交付给她,这是一个有着颠覆性意义的挑战。健全人就业都很困难的现实,智障人又如何“逆袭”去夺得这个“饭碗”。在大量有针对性的艰苦训练过后,李长洪带着入围的四个智障孩子又认真地准备了十多天。天道酬勤,有一位智障男孩成功获得了“星巴克”的试用机会。这时候的李长洪完全进入全能社工的角色状态中,在以后的几个月的日子里,李长洪为这个智障孩子设计公交路线、起床就寝时间、指导工作细节、疏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教导他如何与同事相处。倾情付出的最后终得满意的回报, 那位智障孩子终于转正成了一名正式员工。一晃四年,这位男孩在她的不断帮助下,一直稳定就业至今。每当逢年过节,李长洪收到这孩子发来的问候短信,她的心中除了那份甜蜜还有什么值得拥有呢?后来,李长洪和同事们又帮助了二十多位智障人士成功就业,这是她最为骄傲的职业成就感,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爱”还有哪个动词能够比得上“帮助”更美好呢?

随着重庆社工事业的发展,李长洪来到了重庆首家民办社会工

作服务机构——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担任项目主任,主要负责被人视为畏途的社区精神卫生社会工作。由于这个领域的特殊 性,李长洪在国内几乎找不到相关的服务经验可以借鉴,而国外境外的又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这一切都需要有人在前面领军探路。李长洪很难招兵买马,她的团队只有四个人。但是李长洪团队没有气馁,在无数次被服务对象及家属拒绝和怀疑,甚至被放狗咬,被当成骗子报警等等的难堪和尴尬中,他们用执着和坚韧,专业和真诚打动了患者及家属,艰难地为三个街道的 200 多名精神障碍患者建立了服


务档案,像打破坚冰一样建立了跟进、走访、动态管理、需求回应式服务机制,硬是在看似无法立足的空间里拓展出一片蔚蓝的领海来。

有一天,李长洪去医院探视同事,却不巧碰上了受伤住院正在与其母闹情绪的二十多岁女精神病患者,在李长洪的眼中“天下的残障人士都是朋友,只要碰上了就会去交流”,就与同事一起进行劝导以稳定患者的不安情绪,半小时后因患者母亲出现致使患者情绪狂躁起来,随即掏出一把刀就在李长洪的膝盖处划了一条两寸长的口子, 她忍住疼痛捂住流血的伤口,担心的却是举着刀跑出去的患者。这件突发事件,除了疼痛和留下几年都无法平复的刀疤之外,她更为患者家属的保护意识薄弱担心。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件突发事件,社工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家属在社区康复中不可替代性,是社工服务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这个“流血个案”,成了李长洪她们设计《社区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服务手则》的触媒点。

社工的付出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显得是那么平凡,甚至平庸, 但是在李长洪的心中她只在乎服务对象给予的温暖回馈,哪怕是一个微笑,一句谢谢,一声问候,一个拥抱,一次亲吻,一条短信,一个牵手……都会令她觉得弥足珍贵,神圣无比,在她眼里患者的安好便是晴天。一次她做服务对象家访,服务对象发现她嗓子嘶哑像是生病了,主动送她一盒家里常备的润喉片,当她接过这盒药片时竟觉得是接过来了一份厚重的情义,能得到病患的情感回馈来之有多么不易, 于是平日里做社工积压在胸的阴霾和内心的辛酸,在此刻,伴随着心头一热都化开了。她说:“所有的生命都值得珍重,所有人的尊严和权力都是一样的,用真诚的爱和足够的珍重耐心地去对待精神病患, 他们熄灭的心灯就会重新亮起来的。让一个精神病患康复,对于一个家庭就是拯救!”与她交谈中,经常诧异于她这些冲口而出的哲语, 转而一想,其实好人的榜样就是看得见的哲理。


诗人纪伯伦说:“在任何一块土地上挖掘,你都会找到珍宝, 不过你必须以农民的信心去挖掘。”李长洪领军的“冬青”社工机构起步虽晚但发展良好,目前已初具规模,有专职社工 35 人,涉及精神卫生、社区矫治、哀伤辅导、企业社工、社区治理等多个领域,社工服务已覆盖全市多个区县。在“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服务中,目“冬青”开展得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李长洪带领一群年轻的社工们,正以农民的信心脚踏实地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挖掘,相信他们定能找到珍宝。

 

 

 

范向群:小社工的“大我”境界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在范向群眼里,社工也大抵如此。范向群不是社工专业科班出生,2008 年,她通过自学顺利拿到了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那年,她 39 岁,是无锡市崇安区江海街道的一名社区干部,到了这个年纪,完全可以照着既定的职业轨道走下去,但她没有。从街道兼职社工到专职社工再到职业社工, 她慢慢意识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刚刚开始,“能够从事社工这份事业,是我的幸运。”范向群说。

我希望他们来找我,我的手机 24 小时为他们开着。

江海街道辖区有 200 多名单身老人,由于失去配偶且大多患有慢性疾病,孤独、抑郁等负面情绪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主旋律。由范向群主持开展得“金色家园”是无锡市第一个由政府出资采购专业社工服务,通过帮助单身老人提升个人能力和个人价值感,提供“消除孤”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项目运营半年多来,已从最早 5 名老人发展到 60 余人。


64 岁的秦明珠刚参加“金色家园”活动时喜欢一个人呆坐着, 不与别人说话,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范向群了解她的苦闷后,进行专门辅导,帮助其提高自信心,随着活动次数增加,她和其他老人的交流越来越多,脸上笑容越来越多,还介绍另 2 名单身老人来参加活动。她说:“以前一个人在家没人跟我说话,一天天过得糊里糊涂, 都不知道是什么日子,现在记得最牢的就是每周三要来参加活动。”

今年 1 月以来,无锡出现连续多日的低温阴雨天气,让范向群犯了难,考虑到老人出行不便,范向群暂停了一次活动。让她没想到的是,一大早街道社工服务中心——“七彩家园”还没有开门,就有老人已经等候在门口,见了她边欢喜边“责问”她:“为什么要停掉活动?”对于这样的“质问”,反倒让范向群内心泛起暖意,“对于这些老人来说,这里就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服务的个案中,曾有一位情感障碍患者李阿姨,父母在苏北,无锡有一姐姐,但她与家里人的关系不是很好。李阿姨当时对生活感到绝望,对社会强烈不满,情绪失控,甚至有过自杀的想法。范向群对她的首次服务是危机介入,服务过程中,她多次深更半夜或凌晨打电话给范向群,有时一天打十几个电话,生活上遇到困扰比如婚姻情感问题、租房问题、家庭问题、工作问题等都会找范向群。

遇到类似特殊服务对象,内心有过退缩过吗?范向群以一个微笑回答了:“不会”。“作为专职社工,我会把手机号码告诉每一个服务对象,遇到特殊的救助对象,手机铃声的响起常常出人意料,有时恰巧在你睡梦中,或者在你临睡前,但他有很强烈的倾诉欲望的时候, 你就是他的支柱。”这样的电话,她往往一接就是一个多小时。“在别人看来,你和这些人说这么多干什么,但我希望他们来找我,我的手机也总是保证 24 小时不关机。

越是社会边缘人群,越要想方设法靠近他们。


2012  10 月份,在画数字油画的活动中,范向群第一次接触到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王女士。因为缺乏监护,王女士不愿意服药,发病时,精神表现异常兴奋,喜欢骚扰身边的女性同志,见谁都想上前拥抱一下。很多人远远看见她,就逃离开了,但范向群没有,有时候, 她还会主动抱抱她。

“我特意向心理咨询师请教过这个个案。由于父母从小离异,父亲暴力,可能造成了她不喜欢男性,喜欢女性的表现行为,她的内心对于母爱的渴望非常强烈。偶尔拥抱一次,或者轻拍她的肩膀,也是对她情感上的安抚。”刚开始,由于精神长期处于亢奋状态,王女士常常彻夜难眠,整个精神状态非常不好。社工监督王女士服药时,她总是很抗拒,认为自己没有病,不需要吃药。认识熟悉范向群后,有两个月,王女士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到她办公室报道,只要在范向群办公室的沙发上午睡,她就能安心地睡上好一会。久而久之,在长期的情感积累基础上,王女士认同了社工的监督,能定时服药。“这是服务对象对我们的专业信任,就像病人对医生信任一样。

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群、问题青少年、同性恋……面对这些游走在社会的边缘群体,在做社会工作时,范向群总是迎难而上。“每个人都会成为你的经验,社工越是逃避,越是不知道怎么做。他们就永远无法受到关注,我不想抛弃他们。”对于她来说,从不惧啃社会工作的“硬骨头”,直面他们,她从来没有一丝顾虑。

还是一名社区工作者的时候,范向群负责的是社区综治条线事务,一次,她需要电话摸底了解全街道 180 名吸毒人员的家庭情况。挂电话前,她总不忘问一句,“有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和我说说?” 她至今清晰得记得,一位吸毒人员的母亲听到这个问题后,几乎哽咽地回答:“从来没有人打电话关心过我们。”这句话,直抵她内心深处,2012 年,范向群便主导策划了“风雨同行”吸毒人员服务项目。


家住在风雷新村的李某,有吸毒史 3 年,曾被判过刑,长期没有工作,妻子也离家出走,李某的父母觉得他自闭、无法交流。范向群与李某建立服务关系后,他总是躲着她,但范向群没有因此却步。一方面她帮助李某联系社会资源,寻找经济救助,同时运用社工专业理论方法帮助其逐步修复家庭关系,逐步完善了家庭支持。李某的儿子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绘画班,范向群四处打听,帮他联系到一位绘画名家志愿当老师。通过个案辅导和吸毒人员家人小组活动,李某的母亲也缓解了精神压力,改善了情绪。有了家人这个突破口,李某觉得范向群“挺靠谱的”,不再拒她于千里之外,也愿意主动交流想法。目前,李某新交了女友,生活正在逐步正常化。

“不少吸毒人员因为回归社会后,因为走不出原来的圈子,融不进新的圈子,复吸的概率很大。”据了解,“风雨同行”项目开展以来,仅她跟踪服务的对象中,已有 6 名曾经的吸毒人员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开始全新人生。

她为社会工作“一站到底”。

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社会”和“社区”一字之差,工作却大相径庭。“我们运用社工的理念和方法,让需要帮助的人获得哪怕是一点点的生命力,不仅对服务对象,对社会,对自己都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当李阿姨看到,过去几乎对生活绝望,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在范向群一次次的上门服务和疏导下,重新回归家庭,并会帮助父母做饭时,老人当即跪了下来“你就是我们的亲人,我要每天为你祈祷。”这样的事例很多,她为此也付出了很多。叩开无数人的家门,范向群也叩开了无数人的“心门”。

2014  4 月,范向群的个人工作室——“无锡市崇安区向群社会工作室”完成在民政等部门的登记注册手续,正式挂牌成立,成为


崇安区首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工个人工作室,针对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开展具有个性化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从业余兼职社工到专职社工,再到职业社工,6 个年头里,范向群的身份经历了 3 次转变,也是我国社工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间不 30 平米的工作室内,范向群的 24 小时更显忙碌了,但她乐此不疲。

目前,工作室 2 名社工工作人员,都是刚踏上社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很多人说,社工没有前途,您觉得呢?”作为前辈,范向群时常会被问起这样的问题。她的回答是:社工的薪酬与付出的努力不是比例问题,“不是你付出一万的辛劳,就一定要有一万的收入。只要有一份相对体面的收入,在内心价值观的驱动下,这份工作就值得你为之‘一站到底’,有人觉得社工没‘钱’途,那是他们把‘小我’ 看得太重,社工自身的价值,应该放在整个社会价值中去考量,有‘大’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