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陆
社工文化长廊


 

脚本五: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传统的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国,其经济基础是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其社会结构特征是以生活和生产相重合的家庭为单位,以家族亲友邻居为生活共同体而形成的家族集团式结构。在文化价值方面,我国传统上崇尚儒家思想,同时在现实中又深受道家、佛教思想影响,并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儒、释、道相杂合的生活文化。在上述条件下,我国人民囿于为封的亲友圈子之中时他人无多求助,因此不可能产生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二)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政治局势动荡,社会危机长期持续,严重威胁着人民生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不时处于危急状态。同时,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军事和文化侵入以及中国人自觉向西方寻求民族自救的道路,西方文化也以各种方式进入我国。20世纪初,些传教士在中国的大学开始讲授社会学、社会服务等课程,一些大学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教学并从事服务实践活动。另外,一些在西方受过正规教育同时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为了救国救民也从事农村发展活动,其中以晏阳初倡导并极力推行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最为典型。这是中国知识界施行的、其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实践活动。虽然因战争等原因,这些实践活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它们在世界社会工作发展史上仍有重要意义。

(三)1949年以后中国的社会工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了加速发展工业化和加强对社会的组织动员能力,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并实行“单位体制”。与落后的小农经济条件下靠家庭、家族解决问题的思路相反,政府力图靠正式组织的力量解决人们遇到的生活方面的问题。政府不但成为全部社会资源的占有者,也成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责任人,于是政府成为全能政府。在这种体制下,政府通过其代表者—各种社会组织和单位,并通过国家千部、行政程序和手段向人们提供生存资源和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形成靠行政框架解决社会问题的模式。这样,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就排除了专业社会工作存在的必要性。如果说我国的行政干部实际上承担了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的职能的话,那么这种实际上的社会工作可称为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四)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实际上以政治运动作为国家生活的中心,所以积累了大量矛盾和社会问题。“文化大革命”把国家推到崩溃的边缘。178年年底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通过改革开放解决许多历史上积累下来的和新产生的问题。开放政策使我们发现了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差距。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社会工作课程作为应用社会学也在一些大学恢复起来。随着“政企分离”改革政策的推行和政府及群众团体的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加之民政等部门对干部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的提出,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的要求自然被提上议事日日程1986年国家教委决定在高等学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一些学校随即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这样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开始起步,与此同时民政部门对干部进行在职培训,讲授社会工作内容,从而形成了此后的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