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陆
社工文化长廊

脚本47:灾难的社会根源与灾害社会工作

改变的途径与策略:灾害社会工作再思

如何根治“恐惧”的社会政治根源?如何超越灾难的恶性循环?如何突破专业实践的两难困境?“5・12”以来,许多国内外学者都致力于这些全球性难题及其出路的探索

   团队坚守汶川灾区从事三年灾害社会工作。下面笔者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中国社会工作应对灾难恶性循环的几种可能的途径与策略。

一、话语(知识)生产本身就是推动社会变革

当底层民众遭遇天灾与人祸的双重打击时,我们看到了他们极度脆弱与无助的一面,也目睹了他们极其坚强与不屈(自助与互助)的一面,这使我们在心痛并立志改变不合理社会结构的同时,也从优势视角看到了“希望的社会工作”。广东茂名“9·21”台风灾害中的人祸问题,社区民众并没有隐忍,广州的媒体人也履行了话语生产的社会责任。在民众抗争和媒体争相报道下,广东省委、省纪委向全社会公开了“紫金矿业溃坝事件调查始末”,“揪出溃坝事故背后的腐败”,“民众向紫金矿业索赔金额超过3亿元”,还社会一个公道,还历史一个清白。 笔者认为,尽管灾害社会工作在中国已经推进了三年,但社会工作者在话语生产方面并没有体现出学科的社会责任,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 

二、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 

除了话语生产,灾害社会工作实践应该持守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社工要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深刻洞见和透视灾害的社会政治根源;与此同时,社工还要突破方法为本、问题为本等割裂的社会工作实务,采用整合社会工作策略,通过城乡社区再造和社区支持网络建设,推动从微观的个人、家庭到宏观社会环境的系统性变迁。 
    因此,笔者倡导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立足社区日常生活,尤其是社区支持网络,社会工作既能够透过改变社区氛围(如重建社区社会资本或文化资本等),从微观层面推动个人、家庭和社群(社区中的个案、家庭、小组工作)摆脱困境,也能够通过个人、群体的改变(社区意识提升等)推动宏观社会政策、社会结构乃至全球生态政治的转变。 以灾区民众的心理“恐惧”为例。笔者认为,要想彻底根除“恐惧”的社会政治根源必须持守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一方面,透过再造城乡社区社会文化氛围,为个人和家庭提供良好的生活与成长环境;另一方面,只有当越来越多的社区成为生计—社会文化—环境良性循环的可持续社区时,才能改变不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

(三)通向能力建设的自助与互助 

当国家将灾后重建的目标从紧急救援转向社区重建时,当社工站屡屡遭遇单方面救助的困境时当社会工作者不断被社区民众质疑时,社工必须改变自己的角色,致力于激活社区民众自力更生的精神与互助能力,从救助通向能力建设的自助与互助。 

首先,从救助者到同行者的角色转变逐步激活了社区民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能动性。不同于紧急救助阶段的“求—助”关系,在漫长的社区重建阶段,社工以同行者的姿态与民众互动。从2008年底开始,社工在与民众同行的过程中,一方面致力于意识的提升,转变其“等”、“靠”、“要”的灾民形象,发育自助团体(妇女小组);另一方面与民众一起盘点社区的资产和优势,共同启动新计划。 在“编织毛衣”,“映秀母亲”绣坊、食堂、民宿及农副产品交易等计划实施过程中,社工以同行者的姿态具体扮演着协作者、中介者、监督者的角色。

其次,社区民众在实践中不断改变。当社工逐渐转变高高在上的救助者身份,以平等的姿态与社区民众同行,具体扮演好协助者(主体性回归的前提)、中介者(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平台)和监督者(使主体相互制衡)的角色时,主体的实践与自我改变能力会被立刻激活,从而使他们不断创造出奇迹。在与“映秀母亲”同行过程中,妇女一旦组织起来(形成自助团体),她们的热情还会反过来推动社工往前走。

 

资料来源:张和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与灾害社会工作[J].开放时代,2011(10):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