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10年巡礼之九】社会工作引领扶贫济困“精准”时代
来源: 中华社会工作网 时间:2016-11-07 09:45
反贫困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改革开放30年,中国政府在扶贫工作中取得巨大成就,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秉持专业理念,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社会服务见长的社会工作,在介入扶贫济困中被赋予重大使命。与此同时,社会工作介入扶贫济困的实务和理论也在实践中收获着丰硕成果。
延展传统领域 承载前沿使命
社会工作发源于应对工业化进程中因贫困带来的相关社会问题的实践。伴随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挥社会工作在扶贫济困中的作用也描绘出清晰的路径。
1978年以来,我国的扶贫政策经历了制度性变革推动大规模缓解贫困、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以区域瞄准为主的开发式扶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扶贫开发三个阶段。贫困人口从7.7亿人降低到557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97.5%降低到5.7%。然而,在贫困问题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和交叉化的背景下,政府主导扶贫模式凸显诸多不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时期的扶贫攻坚,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特别是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倡导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由此,“政府-社会组织-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模式初步成形,并为专业社会工作助力扶贫济困指明了方向,赋予其扶贫发展,尤其是精准扶贫中承载前沿性使命。
坚守服务一线 收获丰硕成果
社会工作全面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扶贫社会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十年,参与扶贫服务的社会工作机构数量快速增加,政府和社会提供的扶贫项目数量也大幅增长,扶贫社会工作实践发展迅速。
民政部启动实施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专项计划”,支持30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发展社会工作,开展“三留守”人员社会关爱服务,帮助贫困群众提升自我脱贫与发展能力。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支持有关省市以贫困、空巢、失独、病残等老年人为重点,开展生活照护,提供精神慰藉,建构支持网络,为他们创造安心、静心、舒心的幸福生活。组织开展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帮助灾区群众修复灾害创伤,重建社会关系,恢复发展生计。实施“大爱之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携手社会力量,链接社会资源,帮助贫困人群重树生活信心,摆脱贫困处境。
许多地方主动作为、大胆创新,积极发挥社工作用,服务贫困人群。黑龙江、安徽、湖南、广西、重庆、云南、新疆等地,探索开展农村社会工作,帮助农村贫困群众激发自主脱贫意识,发展生计项目,建构互助网络,协力脱贫致富。北京、上海、广东、青岛、南京、武汉、嘉兴等地,积极发展城市社会工作,以城市贫困人群和边缘流动人口为重点,开展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协助他们过上有保障、有尊严、有盼头的生活。
相比扶贫社会工作开展之初,近十年来扶贫社会工作的覆盖地区、服务人群不断扩宽。服务内容方面,更加注重贫困群体的心理、精神支持和价值、能力提升,并将政策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环境的保育纳入工作范围。扶贫社会工作的工作方式也在不停地改进和完善,发展出了利用农村小额信贷开展扶贫,提高贫困群体收入的金融扶贫方法;开展团体治疗、小组工作坊和个案辅导,解决贫困群体心理和精神问题的心理扶贫方法;进行文化传承、文化发展和文化保育,传递积极文化思想的文化扶贫方法;倡导环境保护、绿色发展,降低灾害发生和提高旅游吸引的生态扶贫方法等。 丰富的实践和踊跃的探索正使得中国扶贫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的航程中展翼高飞。
理论不断发展 迎接更新挑战
社会工作在扶贫领域中的积极作为也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工作参与扶贫的相关理论。
首先是在贫困概念厘定和贫困归因方面取得重大进步。在贫困问题呈现出新发展特点的背景下,为瞄准服务对象群体、完善工作服务内容,扶贫社会工作对贫困的理解开始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十年实践还使得中国扶贫社会工作摒弃了将贫困归因于个人或社会的单一归因理论,发展出贫困文化理论、社会互构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等综合性解释理论,扶贫社会工作理论呈现出多元发展局面。
其次是理论视角和扶助方法在探索中创新。扶贫社会工作的理论在“问题视角”基础上逐渐发展出了“优势视角”,更加注重对贫困群体的优势挖掘和能力建设。在扶助方法上更加注重个别化和差异化,符合社会文化背景和贫困群体实际需求成为衡量扶助方法专业性的重要指标。而行业规范的建立和完善,也进一步推动了扶贫社会工作的工作流程和评估标准的标准化程度,使得扶贫社会工作扶助方法更加精细、专业。
十年来,社会工作在扶贫领域取得了傲人成绩。目前,我国贫困形式出现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区域性贫困向阶层性贫困、社会分割性贫困向社会转型性贫困转变、个体归因性贫困向综合归因性贫困转变的特点,这将不断对扶贫社会工作提出挑战。未来,让我们携手在追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目标的综合介入之路上且行且思,行之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