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澳门的社会工作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 林敏芝 服务总监
一、澳门社会保障及福利政策简介
1."一国两制"政策下的澳门社会保障
澳门1999年回归祖园,国家对澳门刊特别行政区实施"一国两制"政策,允许澳门"原有之社会制度、法律和司法制度基本不变,澳门实施"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澳门人可以当家作主处理自己的内部事务。澳门回归后经济发展迅速,政治形势基本平稳,社合各项事业均取得不小的地步。尤其是2002年开放博彩业以来,在博彩业的带动下,经济平均呈双位数增长,GDP人均收入越居至洲前列,社会结构与社会面貌都发生深刻变化。澳门由昔日的宁静小城变为繁华都市后,影响澳门社会发展的因素也变得复杂,澳门社会开始展现出蓬勃的活力,市民在生活水准上升之后对公共事物的关注度和参与兴趣大幅增加,亦推动特区政府大大增加市民参与社会之机会,同时更加关注民生,加强和完善社会福利的工作,积极回应市民诉求,例如向长者发放"敬老金"、给全澳住户发水电津贴、给全体居民分发"现金分享"和中央公积金、豁免街市小贩租金和营业牌照税、实施15年免费基础教育、给予长者、学生和贫困人士提供免费医疗、减免一定限额的房屋税和职业税等,以体现特区政府弱势势群体和全体市民的开怀。随著社会市民需要的转变,政府亦逐步构建政府服务机制同民间服务机制互联、政府服务功能同民间服务功能互补、政府服务力量与民间服务力量互助的公共服务网络。这是社会从济贫传统到制度保障的历史趋势。"
现今澳门社会以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双向为保障基础,加强发展社会福利项目(如社会服务、医疗、教育等),以实践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保障的一种制度。民间机构方面亦发挥着过往救济和提供关怀服务的功能,如发放一次性救助金、派米或日用品,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多元化社会服务等,以强化政府为主力的安全网或补充其不足之处"。同时,经过多年的法制化、社会化和事业化发展,澳门社会逐渐形成了以下保障特色"∶
(1)澳门现行社会福利事务的组织管理主要以官民二方面所组成,是得以高效实施和运作的重要保证;
(2)社会福利经费筹措管道多元化,澳门现行社会福利事务的发展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雇主供款、个人缴费、社会捐助、服务收费、基金营运收益等多方面;
(3)民间社团作用巨大,在社会福利事务实施的过程中长期以来一直发挥着及其巨大的作用。较之于政府机构,民间社团更能适应社会的变化,更能有效地向社会提供日益多元化的服务,社会覆盖面越来越大。
2.澳用的社会保障制度
澳门的社会保障服务主要由社会保障基金和特区政府社会工作局发放的援助金组成。社会保障基金于1990年3月23日成立当初主要为本地雇员提供社会保障。回归后,澳门特区政府加大了对民生保障的投入。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重大修改,将保障劳工权益的理念修订为澳门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将社会保障制度扩展至全民,所有永久、非永久居民均有平等参与权利。2008年11月,特区政府公布《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障体系改革方案》,核心内容是构建双层式社会保障制度即透过第一层社会保障制度让所有澳门居民都能够有机会获得基本的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障,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素质;而退休后较宽裕生活保障则由第二层非强制性中央公积金制度支持。
第一居社会保障制度以社会保险原则运作,财政来源包括雇主及雇员或个人参与者的供款、外地雇员聘用费、博彩拨款、特区政府总预算经常性收入的1%拨款及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所得的收益。社会保障制度分为强制性供款制度及任意性供款制度,具劳动关系的本地雇员及雇主需向社会保障基金缴纳强制性供款,自 2017年1月1日起社会保障制度的每月供款金额调升至90元(雇主60元,雇员30元);而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居民可透过登陆任意性制度进行供款,并自行缴纳全份供款每月90元。"
第二层社会保障制度为《非强制性中央公积金制度》(简称非强制央积金),制度的建立旨在加强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的养老保障,并对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作出补足。非强制央积金由供款制度及分配制度组成。帐户拥有人可透过供款计划缴纳供款,并进行投资增值,累积财富,为未来更充裕的养老保障作出准备。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可成为非强制央积金个人帐户拥有人,但必须为年满 18 岁;或未满18岁,但根据法律规定在社会保障制度登陆者。非强制央积金没有共同计划及个人计划的。共同计划适用于受雇人土,参与计划的雇员及雇主每月分别按雇员基本工资的百分之五进行供款,同时设有供款计算基础上下限。当劳动关系终止时,雇员可按供款时间及权益归属比率取得雇主的供款权益,由于非强制央积金的个人账户具有可持性,因此供款计划内的权益不会因为劳动关系终止而被结算提取,可保留在账户内继续进行投资增值。
特区政府社会工作局发放的援助金包括一般援助金、偶发性援助金和特别授助金。根据澳门《向处于经济贫乏状况的个人及家属发放援助金制度》,一般援助金发放予处于经济贫乏状况的个人或家属,金额为个人每月收入或家庭每月收入的总和与相应的最低维生指数数值的差额。偶发性援助金发放予因遇法定情况而陷入经资贫乏状况,或导致经济情况恶化的个人或家庭,援助金为一次性发放,金额视实际开支及有关申请人及其家庭具体情况而定。特别援助金发放予有特定需要的个人或家庭,具体由社会文化局批示核准。"
3.澳门的福利政策
3.1公共房屋政策
特区政府房屋局致力贯彻特区政府「社屋为主、经屋为辅】的公共房屋政策,优先照颖社会弱势的居住需要,按先后缓急合理分配公屋资源。社会房屋是指由特区政府出租予低收入或有特殊情况的家庭的房屋。社会房屋是以租赁形式,分配给经济状况薄弱或有特殊困难的家庭,而所谓经济状况薄弱是指家庭总收入不超过有关法例所规定的上限。经济房屋为特区政府主导兴建,并由房屋局或其他由行政长官指定的公共机构负责推动楼宇的建造。其目的为协助处于特定收入水平及财产状况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解决住屋问题;促进符合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实际需要及购买力的房屋的供应。购买经济房屋的居民,须向房屋局提出申请,申请家庭的财产状况有严格规定。
3.2教育政策
回归后,澳门特区政府通过了《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规定在正规教育范围(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其中幼儿教育、初高中教育的学习年限为三年,小学教育的学习年限为六年)内免缴学费、补充服务费和其他与报名、就读及证书方面有关的费用;学生享受学生保险和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必要的学费援助、膳食津贴、学习用品津贴以及学习所需的辅助设备津贴的学生福利,并有权享有由公共卫生机构提供的免费卫生护理∶设立教育发展基金用于支援和推动在非高等教育领域内展开的各类具发展性的教育计划和活动。
对家庭经济有困雉的学生,澳门特区政府按学年发放"学费援助"、"学习用品津贴"、"膳食津贴"及"书簿津贴"。2019年,幼儿及小学生的"学习用品津贴"为2,500 示,中学生为3,250元,每名学生的"膳食津贴"为3,800元;另外,向在广东省就读非高等教育的澳门学生提供学费津贴。同时,对就读大专和研究生课程的本澳学生发放学习用品津贴的金额为3,300元。
3.3鼓励居民终身学习
为继续鼓励居民终身学习,特区政府于2012年开始推出"持续进修发展计划",为终身学习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澳门居民持续进修,以提升个人素养和技能,从而配合经济产业多元发展及营造学习型社会。2017年至2019年为第三阶段计划,年满15岁的澳门居民可获得上限澳门币6,000元的进修资助。居民可使用资助参与本地及外地的持续教育课程、高等教育课程及证照考试。
3.4 医疗福利
根据《澳门居民取得卫生护理规则》,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属下部门及单位提供卫生护理服务的开支,全部或部分由本地区总预算支付,符合法定情况的人士均可享受免费医疗服务"。澳门回归后,在卫生护理福利方面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调整∶一是通过了《传染病防治法》和《防疫接种制度》,碓定了免费、减免和自费接种疫苗的范围∶一是每年制定年度医疗补贴计划,专门补贴由私人卫生单位提供的家庭医学医疗服务。
3.5特别关怀弱势社群
3.5.1长者
澳门长者除了可取得养老金、免费医疗、现金分享、医疗券、免费乘巴士等福利外,特区政府为体现对澳门特别行政区长者的关怀,并弘扬敬老美德,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街坊总会的提议下,于2005年开始向年满65岁的澳门永久性居民发放「敬老金I 从当初每年发放澳门币1.200元,至现时发放金额为每年澳门币9.000元),年满65岁或以上持有澳门居民身份证的长者,可申清颐老咕,持咕长者享有由社工局与公共机构及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所提供的福利及优惠。
图一∶澳门长者福利(2019年)
现时于澳门每位长者每年约收取澳门币73,190元,每月约收取澳门币6,099元,持特区政府表示,本澳有可能是全球最高长者福利的地区。此外,65岁以上长者雇员职业税免税额为澳门币198,000元。
3.5.2残疾人士
若澳门居民身体及精神患有残疾(包括失智症),特区政府亦会为符合资格的澳门特区永久性居民每年发放「残疾津贴」一次,以体现对残疾人士的关怀。而该类津贴分为两个级别∶普通残疾津贴(2019年每年澳门元9,000元)及特别残疾津贴(每年澳门元18,000元)。持有"残疾评估登记证"的澳门永久性居民,可取得免费臀医疗服务、医疗补贴计划、免费乘巴士等。政府对符合资格受雇残疾人士工作收入补贴至每月澳门币5,000元;并对符合条件的残疾雇员职业税兔税额为澳门币198.000元。此外,无工作能力的成年残疾人士平均每月可收取澳门币5.516元至6.266元的福利,每年约收取澳门币66,190元至75,190元.
3.5.3 其他关怀居民措施
为缓解澳门居民的生活压力,让广大居民共享经济成果,由2008年起推行「现金分享计划】(2019年发放金额为澳门币10.000元),以及2009年开始实施【医疗券】(2019 年派发医疗券金额为澳门币600元);并对每一居住单位给予每月200元的电费补贴;实施自来水用户水费补贴;除长者及残疾人士可免费乘巴十外,学生及全民的也有车资优惠,用作舒解民困的措施。
二、澳门的社会服务概况
2.1特区政府与民间社团合作开展社会服务
在澳门,人们日常所谈的社会服务,一般是指由特区政府和民间社团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家庭及社区服务、儿童及青少年服务、长者服务、社合援助、康复服务、防治赌毒成瘾服务、社会重返服务。而澳门的社会服务政策,主要是透过特区政府与民间机构紧密合作,推动切合实际需要的社会服务。2018年,特区政府社会工作局共资助超过250 项不同类型的社会服务,投放于社会服务范围的费用超过26.71亿,比回归前的投放增
加了14倍。
澳门特区政府与民间机构合作开展社会服务,民间机构是社会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而特区政府则从财政资助及技术支援方面支援民间机构为市民提供一切的社会服务。于财政资助方面,特区政府社会工作局以「合理成本组合模式】是鉴定设施定期资助的核心结构,包含人员开支资助(P)、经常费用资助(U)、行政费用资助(M)及年度活动开支资助(A)四部份。另外,因设施的运作情况,社工局尚给予其他独立的资助项目。"而其他政府部门如市政署(前为民政统署)、教育暨青年局、环保局等,也会与不同的民间机构合作举办活动,资助相关的活动经费。于技术支援方面,主要是在服务运作、人员培训和技术资讯等方面提供协助。
2.2民间社团自辨的社会服务
除了上述特区政府与民间合作开展的社会服务外,还有一些由民间社团自负盈亏推行,或与其他资助部门如澳门基金会、澳门日报读者公益基金会、企业如赌博企业或银行企业等资助开展的社会服务。如以澳门街坊总合为例,2014年开始得到澳门基金会资助开展"澳门基金会澳门街坊总合'乐在晚霞'独居长者善终服务",为独居长者提供善终服务,推动澳门生死教育,引发公众认识及关注生死教育。又如"街坊车"服务,由2015年开始得到中国银行澳门分行资助,及宏益电召有限公司赞助复康车辆,为行动不便的长者及有需要人士提供贴点对点的爱心接送服务,同时减低照顾者陪同使用轮椅的家人外出时对安全的顾虑。其后,中园金沙有限公司、银河娱乐等博企也赞助服务车辆,让接送服务能服务更多有需要的居民。
2.3 与企业及社区组织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于澳门,社会服务与企业及社区组织发展合作伙伴关系亦是常见的,企业为加强推动其社会责任,制造良好的社会形象,积极的进行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部份企业拥有相当充沛的人力及经济资源,期望能更有效的投入社会,履行社会责任,产生更大的效益,但往往找不到适合的平台发挥。因此,澳门部份的社会服务亦与不同企业有机结合,营造其投入社会的各项平台,与不同的企业结合成合作伙伴关系,从而累积更多的社会资本,关怀社会上的弱势社群。一方面集结跨界的力量,增强社会凝聚力;另一方面加强协助个人及社会累积社会资本的工作,增加社会的抗逆力。如澳门日报读者公益基金会每年举办"百万行"等款活动,善款均用于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设备之资助。
三、在澳门的社会工作人员
3.1澳门社工人数
根据特区政府社会工作局资料表示,截至今年3月,本澳在职社工共有1,113人,当中于公共部门工作的有273人,而于民间机构工作的有840人。而未来的社工人力资源稳定,相信能满足将来服务的需求。
表一、澳门社会工作人员之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3月)
类别 | 人数 | 备注 |
在职社工人数 | 公共部门 | 273 | 指于本澳具社会工作学历正担任社工相关职务人员,包括:主管、副主管、社工、辅导员等 |
| 民间机构 | 840 |
小计 | 1113 |
在读社工学生人数 | 675 | 包括学士及硕士、在澳就读,海外就读和外地生在澳修读社工 |
3.2 澳门的社会工作教育
澳门的社会工作教育自1977年开始在澳门社工学院推行两年制的证书课程,为当地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起始,这状况维持了十二年。此期间,澳门社会工作人员就以两年证书课程者居多,配合由台湾、香港及世界其他地方学成回来的社工,构成后渡期以前的社工系统。值得关注的当然是由90年开始,澳门大学和澳门理工学院分别开办了四年制的学士学位和三年制的高级事业学位课程,提供较高水平的专业培训教育。"近年亦有其他大学开办社工课程,如里若瑟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详细内容请参阅下表∶
表二:澳门开办社会工作课程事项
年份 | 开办社工课程事项 |
1977年 | 澳门社工学院推行两年制的证书课程,为当地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起始,这状况维持了十二年。由1991年起由理工学院颁授证书。2006年特区政府终止了社工学院的社工课程。 |
1990年 | 澳门理工学院设立3年制的社工课程及澳门大学4年制的社会学及社会课程(只办了一届便结束,至1994年) |
1992年 | 澳门社工学院将两年制的培训课程延展为3年 |
2000年 | 澳门理工学院在原有的3年制课程上增设第4年学士学位课程 |
2006年 | 澳门高等校技学院(后易名里若瑟大学)开始社会工作学学士学位课程(4年制) |
2007年 | 澳门理工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开办社会工作文学硕士课程 |
2012年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开办社会工作专业学士学位(兼读)课程 |
2016年 | 澳门城市大学开办社会工作学士学位课程 |
2018年 | 澳门城市大学开办社会工作学硕士课程 |
3.3澳门的《社合工作者注册制度》
为确保社会工作者具备专业资格,持续提升其服务素质,促进专业发展及保障服务使用者的权益,特区政府积极推动社会工作者事业制度的构建工作。于2009年委托香港理工大学进行《社会工作认证制度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探讨在澳门没立鉴定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认证制度的可行性方案,并于2010年设立"推动澳门社会工作者注册制度专职小组"展开了前期等建工作。其中,委托了香港理工大学进行"《澳门特区高校社会工作课程标准》制订行动研究方案",为澳门"社会工作课程评定框架的制订作筹备工作。2012年,委托澳门大学法学院编写《社会工作者注册制度》法律草案框架,并完成了首轮公开咨询。
其后,为跟进收集到的公众意见,社会工作委员会于 2013年3月通过设立由20名人士组成的"修订《社会工作者注册制度》法律草案专职小组",小组成员代表均来自社会服务机构、社工专业组织,社工教育机构之师生代表、前线社工、服务受众代表等。2015年展开第二轮公众咨询。之后再经过第二次咨询及分析,以及交到立法会。经过十年的历程,一直到2019年3月,《社会工作者专业资格制度法案》在立法会进行细则性讨论及表决,表决结果为过半数通过。法案将在公布后一年(即2020年4月2日)生效。法律生效后,从事社工职业的人士,必须取得专业资格认可并作职业注册。虽然公职人员现时受限于公职法关于专职性、不可兼任等原则的限制而不能注册,但其可依法作专业资格认可,资格获认可的公职社工,其专业上与其他已取得专业资格并作注册者并无分别。
3.4澳门社会工作人员协进会
社会工作专业在澳门可说从1977年开始起步,期间社工人员本身为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付出努力。而澳门"社会工作人员协进会于1984年成立,该会为非牟利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团体。其宗旨如下:
(1)本着社会工作事业精神开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及民生政策的制定;
(2)促进及推动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
(3)维护社会工作的事业操守,致力建立专业之仲裁制度;
(4)维护会员及社区内服务使用者的权益,关注社会事务;
(5)联系及团结社会工作人员,建立相互支持的平台。
3.5澳门的社会工作及其存在价值
3.5.1重视社会服务需求
社舍工作与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被视为一体三面的概念,是一贯性的理念的执行与延伸,社会福利是最上层的理念,范围最广阔,意涵最抽象,主要是社会对社会大众的承诺及理想,亦即是社会服务与社会工作的宗旨与目标∶社会服务是社会福利理念推行的行动策略,而社会工作则是具体落实社会福利理念,执行社会服务方案与策略,最后三者皆以增进全体社会福祉为目标。"社会工作是指一种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专业伦理、知识、方法及技术,从事协助他人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所以社会工作专业是用来强化社会福利的政策和促进社会服务的成效。"从上所述,在澳门加强发展社会福利,特区政府与民间机构亦大力开展多元化配合社会需要的社会服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当然亦是非常重要,亦有不少发挥专业能力的"舞台",,为满足居民的需要及为居民解决周题,提升居民的福祉并体现专业价值。
要知道澳门的社会服务需求,首先可了解澳门的人口结构及发展形势。根据澳门特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2018年年终总人口为667,400人,按年增加14,300人;女性占53.1%。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占11.1%,按年上升0.6个百分点;成年人口(15-64岁)比重则下跌1.0个百分点至75.7%。人口老化情况持续,老化指数按年上升1.1个百分点至84.1%,为连续第22年上升。2018年底外地雇员有188,480人,按年增加9,024人;不包括居澳外地雇员及外地学生的本地人口有548,200人,按年增加1.6%。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及少年儿童人口(0-14岁)分别占13.5%及16.1%。本地人口的老年人口抚养比率为19.2%,即约5名成年人口抚养1名老年人口。预计2031年,本澳将成为超老龄社会,老龄人口将占22.4%。
2018年有3,842宗结婚登记,较2017年下跌1.1%,男女性的初婚年龄中位数分别为29.2岁及27.6岁,按年分别上升0.4岁及0.1岁。离婚登记有1,544宗,较2017 增加65宗。"而登记残疾证人口方面,2018年底有12,993人已登记疾残评估登记证,当中肢体残疾有4,590人,占35%;其次是聪力残疾,有2,956人,占23%∶而精神残疾及智力残疾分别占20%及9%。"
从上述人口统计数据,可见本澳的长者老龄化趋势是需要社会服务做好准备工作,相关的预防性、发展性与辅救性的服务项目、配套软件与硬件等;护老者的支援工作;跨代共融的策略等。此外,外地雇员人口亦有每年增加的趋势,所以外地雇员的支援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而家庭问题如两性关系、家庭冲突、单亲家庭等也是其中一项值得社会工作关注的问题。弱势社群是特区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除长者以外,残疾人士的支援与关怀也是非常重要。除以上人口数据外,经济急速发展的澳门,贫富悬殊问题日趋严重;而其他影响服务需求的重要事件如严重風灾事件连续两年发生,兴及大力发展赌博旅游业之后,澳门的交通、房屋、医疗等各种问题涌现,经过不少调研亦得出这些周题是居民最为关系的社会民生问题。
另一个重大挑战,是澳门开放赌权后,赌博问题不断涌现,根据特区政府社会工作局防治问题赌博处的数据,近年局方接触的个案年均有140宗新增求助个案。由一四年至一八年十月,辅导热线和网上辅导年均有2,000宗。在新增求助个案中,3成涉及博彩从业员。28故部份赌场由2013年开始亦增加驻场社工主动巡察赌场,一经发现有沉迷赌博问题的赌客,应及时提供劝导,减少出现病态赌徒。
为让读者更了解澳门社会服务的社工个案跟进情况,本文试以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下称街坊总会)为例,分享属下三十个服务中心于2017/2018年度的个案类型及跟进宗数,当中包括社区服务、长者服务及儿青服务中心的个案。当年街坊总会属下三十个服务中心共协助3,686宗个案,当中以情绪问题最多,其次为健康问题、学习问题、经济援助及家庭问题。29而对比 2016/2017年的个案数增加了282宗,同样是以情绪、健康、学习、经济援助及家庭等问题为主。
表三、澳门街坊总会个案跟进情况 |
| 2016/2017 | 2017/2018 |
序号 | 个案类别 | 个案总数 | 个案总数 |
1 | 经济援助 | 336 | 495 |
2 | 情绪问题 | 697 | 642 |
3 | 家庭问题 | 378 | 429 |
4 | 行为问题 | 302 | 308 |
5 | 学习问题 | 429 | 450 |
6 | 居住问题 | 55 | 89 |
7 | 医疗问题 | 42 | 17 |
8 | 就业问题 | 79 | 86 |
9 | 社区问题 | 18 | 6 |
10 | 社交问题 | 251 | 264 |
11 | 健康问题 | 509 | 579 |
12 | 适应问题 | 209 | 216 |
13 | 与性有关的问题 | 53 | 50 |
14 | 其他 | 46 | 55 |
总计 | | 3404 | 3686 |
3.5.2澳门街坊总会聘用社工专业历程———了解基层需求后的专业需求
澳门街坊总会于1983年12月30日成立,街坊总会从过往慈善救济的互助组织,发展成系统化、专业化及多元化社会服务机构,这个历程是澳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和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完善的一个缩影。街坊总会致力于推动社区居民睦邻友好、守望相助,大力开展救灾济贫,敬老扶幼和兴医办学等各种关怀服务,透过不同形式的服务方法,推动社会的包容性发展,连结社会资源促进居民参与社会,为广大坊众和澳门社会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街坊总会在接触基层的过程中努力了解其需求,于1984年2月举办全澳街坊春节敬老联欢,600多名七十岁以上长者出席,当年就为路环船人街木屋火灾灾民募捐等款重建家园。1985年开办第一间社会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和举办"第一届幼儿健康比赛"。为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街坊总会于1986年聘请第一名专业社工,同年成立青少年中心和聘请第二位社工。1987年筹办妇幼服务中心(现家庭服务中心)。1989年开办第一个社区中心,与政府合作承办社区服务,从此,属下不同的社会服务中心陆续开办,也不断聘用专业社会工作人员提供专业服务。总的来说,街坊总会于回归前共开办13间中心和1间小学。而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后,多元化服务发展更迅速,回归祖国二十年,街坊总会新开办超过二十个服务中心、三个服务计划、四个办事处、三个援助基金及一间中学校部,形成一个覆益全澳各社区的多元化服务网络,现时已聘请专业社会工作员超过一百三十名。此外,还有心理辅导、物理治疗、职业治疗、护士等专业人员。于 2018年服务人次超过三百万,个案八千多个。
街坊总会亦重视服务创新,与不断完善管理相结合,以求实优质高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街坊总会十分重视社会服务的优质管理,不断因应发展需要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包括考勤、财务、评核、和员工福利制度。于 1997年开始设立"社会服务办公室",由专职的服务总监和协调主任(全由专业社工担任)管理属下各服务中心。同时,在九十年代就开始在中心社工主任推动学习优质管理,并与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合办社会服务管理文凭课程,让社会工作专业不断发展与进步。
四、社会工作体现存在价值的挑战与机遇
澳门的社会问题多样且复杂,特区政府亦不断加大力度增加社会福利,支持社会服务,而社会服务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者加入,以增强及回复个人家庭失去的功能,针对各种需求提供所需的服务及活动,进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与整体福祉。早年在澳门的社会工作专业并未被广泛认识与认同,居民可能会把社工与义工混淆,社工常被问到的问题可能是"你们有薪酬的吗?"、"你们在做什么?"等,甚至因为不明白社工的工作内容,社工专业服务的实践机会不多,经过多年后,期间经过社工人员本身为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付出努力,同时政府重视社工教育,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迅速,社会渐对社工专业增加认识与认同,到今年落实社会工作注册制度,相信是提升社工专业服务素质,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工作中,会经常提醒社工同事要把不断学习作为自己的"态度",持之以恒地提升目己的知识、技巧与态度,对社会工作有委身及使命,才能为居民提供专业且适切的服务。就是因为澳门社会的发展迅速,于澳门担任一名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更重视专业的知识,专业伦理,方法及技术,需要"通才"的社工人员。甚至有学者认为社会工作是一门"艺术",故必须要有不断学习的态度,并以理论结合自身经验去应对不同需求的服务受众。此外,社会工作者重视服务需求,且要锻炼出辨识社区问题及服务需求的能力,加强调研能力,并未解决相关问题及满足需求而制定成效目标,主动"深耕社区"为居民解决问题,进而彰显专业及服务的存在价值。
现时社会对社工的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而澳门现时服务设施的主管人员,都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主要聘请对象,再就不同的服务范畴与内容,配置其他不同专业的人员,提供跨专业合作的服务。因此,在著重社会工作直接服务的专业能力、成效与素质外,也要重视提升社会工作简介服务能力,如社会行政管理、社会政策与立法及社会工作研究等。并做好职业规划,更好地装备好自己的能力。而特区政府也可考虑建立社工人才资料库,掌握澳门现时社工的年资、学历及专业资格等,以研究培训需求,亦有利于培养本澳的社工督导人才。近年对澳门社会服务最熟的话题少不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澳门成为"9+2"城市的其中一份子,身为社工,也应思考如何参与于"大大湾区"的建设,增强与各地区的交流互助与学习,甚至如何运用社会工作能力协助居民融入大大湾区,相信也是另一层次体现澳门社工的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