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陆
行业信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治理体系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这为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社会工作在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说到底,就是要形成一种多元主体共同应对当今国家及世界瞬息万变的形势、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解决复杂疑难社会问题的体制和机制,即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这一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中,社会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01社会工作是社会治理共同体多元主体中的一元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决策。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列为国家六类重点人才队伍之一。经过各方努力,到2019年底,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总数已近150万,其中持有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达到53.3万。社会工作者以其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化解社会矛盾、满足民众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生力军。


02社会工作是社会治理共同体多元主体间的粘合剂

社会治理共同体包括党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基层社区、社会民众、志愿团体等。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各行为主体也会有立场、目标、诉求、利益及行为方式的差异。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和特点在于,它善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现其他主体的资源和专长,弥合其他各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使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更加顺利。


促进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条件、措施和途径

目前,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还面临着一些困境:一方面是参与社会治理的外部环境不尽如人意。尽管党和政府出台了许多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政策法规,但是在一些地方和领域,社会工作仍然面临社会认知度低、社会认同度低、政府投入力度小、从业人员薪酬待遇差等问题,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仍然不够通畅。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过三十年的努力,社会工作事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有些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仍然较低,有些服务机构的运作也缺乏规范。


01畅通:改善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外部环境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提升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认同和接受度,达成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重要性的社会共识,营造鼓励、支持、赞许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及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氛围。


二是进一步制定政策、完善法规,形成促进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完备政策法规体系,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制度化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三是进一步加大投入、保障经费,形成政府购买、社会捐赠、投资经营、服务收费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格局,提高从业人员薪酬待遇,保障服务机构正常运行。


02规范:提升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自身素养

一是制定标准、严格监管,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注册登记、内部治理、项目运作、服务提供、经费使用等环节实施全程监管,保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性、福利性、非营利性、专业性特质,防止和杜绝牟利行为滋生和蔓延。


二是加强培训、严明奖惩,针对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实施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计划,提升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制定和实施从业人员岗位聘用、业绩考核和激励奖惩制度,形成爱岗敬业、争先创优的良好职业风尚。


03畅通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畅通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努力:

一要加强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地位;二要积极培育和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三要形成民众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和机制;四要正确处理各方关注的问题和利益关系;五要正确处理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六要动员民众共同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七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八要发挥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专业功能,广泛深入推进乡镇社工站建设,在镇街、村社一级为社会工作人才参与基层社区治理搭建服务平台。


(作者系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执行院长)